历史沿革
专业主要研究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致力于培养服务水利、环境、城建、国土资源、交通及相关行业从事水文勘察、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文地质调查等工作的专业人才。JJB竞技宝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于2011年正式开始招生,目前已开办13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备水利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宽广的人文知识和国际视野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和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在水利、国土、能源、交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等部门胜任水文、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和水生态领域的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和管理等生产实践或科学研究等工作;具备工程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增加知识和提升能力,为国内外水利及相关事业服务。
主要课程
综合地质学、自然地理学、水文地质学基础,水力学、水文学原理、气象学与气候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统计学、水文水利计算、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水文地质勘察、水文预报、水信息技术、水环境保护、水资源评价等。
师资力量
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2人,教授1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人,博士9人,其中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0人;另有外聘教师5人,其中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4人。
就业及考研主要去向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各地水利局、水文局等事业单位,中交、中铁、中水、中建等大型国有企业和地方水利咨询公司。毕业后3-5年后,多名优秀毕业生担任部门负责人、主要管理人员、主要技术人员等重要岗位。
专业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考研条件,考研录取率在30%以上。近年来学生主要被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长安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重点院校录取。
实践平台
专业建设过程注重“产、学、研、用”相结合,在全国各地合作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满足学生不同岗位实习、实践锻炼需要。
专业相关学科实验室有水文与水资源实验室、水分析化学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等;专业还拥有河南省城市水体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绿色低碳水处理技术与水资源利用国际联合实验室、平顶山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平顶山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协同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近三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并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立项省部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环境实践创新设计大赛获团体一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获特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虚拟仿真、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化验赛等并奖项50余项。